千禧一代正在迁移,北达科他州计划留住他们

2019年4月5日


千禧一代。这个词在专业人士和社交圈里都很流行。现在可以说是美国最大的劳动力,婴儿潮一代已经超过了他们“最大一代美国人”的头衔。这个群体的定义各不相同。这一代人的终点大概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到2000年之间。虽然他们是谁可能有争议,但有一件事是毫无疑问的:千禧一代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搬家。这种转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个人都希望这一代移民和他们一起定居。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些策略。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为什么要搬家,他们要去哪里,一旦他们到了那里,可以做些什么来确保他们留下来。

我们了解千禧一代吗?

对于千禧一代,我们很难知道该相信什么;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他们懒惰、自以为是,每天都在扼杀美国文化。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社区要努力吸引他们呢?事实上,我们知道千禧一代比流行文化中流传的东西要多得多。我们知道他们可以为任何社区增添活力,我们希望他们留在这里。为了吸引他们,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更多地了解千禧一代的动机。每周都会有关于他们生活方式选择的惊天动地的新爆料——但最矛盾的报道与他们住在哪里有关;及其原因。作为企业或社区的领导者,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

这是真的。许多千禧一代正在搬离大城市。

2014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了千禧一代运动的趋势,有趣的数据开始呈现出来。事实上,千禧一代正在搬离大都市区,前往他们可以自己创建的社区。由于这一代人的规模和影响力,千禧一代正在搬到专为他们打造的新地方——振兴小城市,或者选择以生活质量为驱动力的混合城市-郊区飞地。

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这份报告,北达科他州拥有全国最高的千禧一代比例。由于清楚地知道千禧一代拥有什么,该州制定了一个名为Main Street ND的项目,以鼓励和帮助社区吸引和留住千禧一代。

这对我们的社区意味着什么?简而言之,仍然有机会让詹姆斯敦和斯图斯曼县对千禧一代更加友好。这可能包括给已经在这里的千禧一代提供机会,贡献他们的想法、才能和愿景,以改变我们的社区和当地企业的运作方式。

这些社区是什么样的,其他社区如何开始吸引千禧一代的劳动力?

teamwork首先,由于生活成本高昂,千禧一代正在离开大都市和城市的家。千禧一代喜欢量入为出,即使这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如果不符合他们的预算,他们就不会买房或租房。千禧一代在城市中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只是一个更大问题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涉及到本已昂贵的城市中不断上涨的住房、食品和娱乐成本。

第二,千禧一代对城市和小社区的复兴很感兴趣。他们有强烈的社区意识和文化意识,培养千禧一代员工这种意识的一种方法是制定让他们参与其中的项目。千禧一代聚集在一起,希望成为创造者,并能够在项目甚至社区中留下自己的印记。拥有一个已经在进行修复项目、支持计划和文化的社区是吸引和留住这些劳动力的关键。

最后,与之前的任何一代人不同,千禧一代开始掌握自己的未来。他们是人均创业次数更多、储蓄收入更多、不断在小型精品店和市场购物(而不是盒式商店)的一代人。

这对社区意味着什么?

一个社区必须坚持千禧一代试图创造的文化;这意味着有很多潜在的机会,比如周六市场、工匠活动、充满活力的市中心,那里有餐馆和购物场所,还有很棒的学校和社区组织。

coffee shop想要吸引和留住千禧一代的社区需要三点:

  1. 经济适用房选择
  2. 社区活化工作
  3. 满足他们理想的文化

千禧一代正在推动郊区的变革,振兴小城市,让他们所在的世界变得更美好。当7900万美国人想让他们的社区变得更好一点时,这对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把他们吸引到詹姆斯敦和斯图特曼县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我们邀请当地企业和组织与詹姆斯敦/斯图斯曼发展公司合作,制定和实施吸引千禧一代的战略,并帮助他们感觉自己是我们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http://www.governing.com/commentary/col-how-smaller-cities-attract-keep-millennials.html

https://citiesspeak.org/2016/02/26/10-innovative-ways-to-attract-millennials-to-your-city/

https://www.governing.com/topics/urban/gov-state-population-changes-by-generation-census.html

https://www.mainstreetnd.com/

https://www.brookings.edu/wp-content/uploads/2018/01/2018-jan_brookings-metro_millennials-a-demographic-bridge-to-americas-diverse-future.pdf